top of page

不要拿別人來衡量自己

  • Writer: tothetenniscourt
    tothetenniscourt
  • Jun 30
  • 3 min read

在前網球球后大坂直美的傳記裡讀到幾段,有些感觸,與大家分享。大坂直美的姊姊──大坂麻里在 24 歲(2021年)時宣布從網壇退役,麻里發文:「我決定從網壇退役。這是一段我終究不喜歡的旅程,但我很感激多年來從中獲得的所有回憶和支持。現在我要繼續前進了,大家可以期待我未來即將推出又新又好玩的計畫。」


麻里的決定「讓全家人陷入悲傷」。大坂母親環曾寫道:「麻里一定這樣想:『如果我不打網球,對父親和母親都不好。我的父母冒著生命危險,為女兒的網球事業傾注金錢、時間和熱情;僅管我從小就打網球,但我甚至還沒來得及參加大滿貫就放棄了。』看來,這樣的想法一直在折麼她。」


麻里離開網壇轉向從事藝術和時尚設計工作,隔年她發文寫道:「這些年來,我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的是,現在的工作(藝術與設計)才是我真正喜歡的,所以,我喜歡把放鬆的時間也用在工作上。不工作時,我的壓力其實很大;以前則完全相反。我只是覺得,這是我此時此刻超級奇怪的領悟,想要分享給目前正在拖延工作或想到工作就害怕的人。也許你並不懶惰或缺乏動力,你只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......但世界上一定有更適合你的事在等著你去做。」


「我不喜歡網球,而它在我生命中又占據重要地位且涵蓋每個層面,結果我真的恨透自己的人生。」麻里寫下她的想法:「不要變得像我一樣。」


2022 年,前球后大坂直美在同樣的 24 歲,也是在這本傳記的最後,大坂直美說:「我覺得這源於小時候,父母非常相信我,以至於我有時會想:天哪!真希望我能像他們那樣相信自己。而現在,我已經達到這樣的地步,呃,沒錯,我看到他們當年看到的。所以,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力量的事。我想,小時候的我看到現在的自己,一定會非常自豪和開心。」


同樣的年紀,同樣背負父母的期待,大坂麻里和大坂直美姐妹的文字,讓我想起之前讀到的一段給家長們的提醒:


「所謂『為了你將來好』,很多時候只是家長的想像,但孩子卻要為了這種想像付出切實的代價。首先,我們並不能確切地知道孩子未來的幸福在哪裡。其次,這樣做會讓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,甚至一生都生活在苦難的陰影裡。『為了你將來好』這句話其實在暗示:現在的幸福不如將來的幸福。可是一個人如果不把握住現在的幸福,將來的幸福又有什麼意義呢?」


心理學大師阿德勒(Alfred Adler)認為,人生並不是一條通往某個目的地的線,人生是無數個「點」的連續。每一個當下、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好好珍惜、好好體會,好好享受。


面對不確定的未來,長期的焦慮可以有,但眼前的開放與好奇,也許更重要。記得在《一如既往》(Same as Ever)中作者摩根.豪瑟提醒:「像悲觀主義者一樣儲蓄,像樂觀主義者一樣投資。像悲觀主義者一樣去計劃,像樂觀主義者一樣去夢想。在接受艱難的現實的同時保持樂觀,這一直是,也永遠會是,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。」


什麼目標真正值得我們追求?每個人對幸福有自己的定義,不要拿別人來衡量自己。

 
 

 
To The Tennis Court
網球場的路上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Blogger
  • Line
  • Youtube
Tennis Poster
bottom of page